中国社会转型倡导

发布:pchsjtue 时间:2020-05-18 10:24:03 浏览次数:1245

  中国正在经历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,我們认为公民社会的发展将是这次转型成败关键所在。

  改革开放三十年,帶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,亦帶来深刻的社会和文化震荡。面对房屋、医療和教育的全面产业化,以及缺乏有效监督带来的社会腐败现象,人们普遍呈现挫折感。在市场中稍欠競爭力的群体感到被排斥和遗棄。生活在陌生人充斥的城市,人们呼吸著冷漠和歧视的空气;而留守农村的人们,却在停滯和散漫的旋渦中日益边缘化。旧的单位制度解体了,但人们却不能自由地组合起来; 在碎片化和原子化的狀态下,人们无力维护美好的公共空间和创造多彩的公共生活。面对強徵土地、強拆、欠薪、污染、贪腐等恶行,人们或者悲哀无助、或者义愤填膺,上访、堵路、骚乱无日无之,在社会结构严重滞后的今天,我们在刁民社会和暴民社会的边缘徘徊。

  面对人们的不满和抗争,依靠政府的维稳、,终究不如社会本身的疏导和自我培力。在过往社会转型的重要时刻,民间社会在自我调节和适应中常常扮演重要的角色。遗憾的是,新中国成立以后,家族、宗教、商业、劳工、居民等组织便悄然消失。人民被各种单位牢牢朿缚,横向的社会联系消失,社会缺乏自主的精神,无法迴避、质疑、抵禦非理性的政治斗爭,面对社会、文化和道德的溃败亦束手无策。即使到今天,在公益领域中力图对这个社会有所改变的公民,也因为种种误解和制度限制而举步为艰。

  建立公民社会,促进仁爱公义,是时代的召喚!

  公民社会是人们以公民的身分所建构的社会。公民应该享有憲法赋与的结社、言论、出版等权利,同时亦应尽责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财产。公民社会亦是以公民“自组识”抅成的社会领域,这些组识必須是多元开放、貫徹志願精神。公民通过这个社会領域进行溝通合作,解決公共问题,促进公共利益。

  公民社會一方面是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,補救政府和市场的不足;另一方面,公民社会亦要监督政府和市场的运作,防止官员滥权和黑心企业損害消費者。公民社会可以与政府结成伙伴关系,共同改善民生,但双方必须学习互相尊重。公民社会亦可以和企业合作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企业,但不能因为追逐资源而失去社会使命。善治是要通过政府、企业、公民社会三个部门衷诚合作才能实现,在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的今天,当前国家必须认识到公民社会健康成长的重要性。

  中国在急速的社会转型当中,公民社会是要将狐立无援的个人和割裂的社会群体重新缝合起来,用最和平理性的方法將民意向政府表达,令政府施政真正做到以民为本。公民社会善于动员社会资源,促进互信合作,以民间之力抗災济群,減低政府的负担。公民社会要促进的,就是民主法治、公平正義、誠信友愛、充滿活力、安定有序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会。

  我们呼籲政府认真研究公民社会在现代治理的功能、降低民间组织登记的门槛、打开公益组识募捐的空间、鼓励全民公益的精神。我们亦公开承诺,要以最负责任的态度促进公益组识的透明度和效益,为建设富強文明的中国而奋斗!

  (此倡导发表于2011年12月16日于广州举办的<全民公益思想峰会>上, 是筹備委员会的共同理念。


关闭广告
关闭广告